動漫周邊
本次由 INCUBASE Studio 所舉辦的《數碼寶貝 25 週年紀念展》已於今 (25) 日正式開展,Paradaily 編輯部也相當榮幸能受邀參與前日的媒體專場,現在就跟隨餅編的腳步,一起來看看數碼世界在這 25 年間,所累積的點點滴滴吧!

場外周邊擺放著許多東映動畫授權製作《數碼寶貝》系列的精緻模型,初代主角群以及諸多數碼獸,讓餅編彷彿回到童年望著玩具店櫥窗的年幼時光。
伴隨著和田光司的經典曲目「ButterFly」進場,映入眼簾的便是一比一等高的亞古獸雕像及被選召的孩子們的介紹,以及 25 年來《數碼寶貝》整個 IP 的歷史作品年表,一旁也搭配《數碼寶貝》動畫監督角銅博之先生的幕後解說,像是最初被選召的孩子只有五位、神聖計劃的由來與設計過程、每個孩子和數碼獸的獨特性格等等。
其中讓餅編最印象深刻的是,動畫組挑戰了當時被視為既定印象的公式化設定,例如劇中最聰明的光子郎並不配戴眼鏡,個性英氣瀟灑的素娜則是有著十分中性的打扮。
提起整個《數碼寶貝》IP 最初的起源,就不得不提到原案設計。由萬代本家於 1996 年出產的可攜式娛樂裝置「塔麻可吉」(台灣俗稱電子雞),再改良後添加進化路線及本地多人連線對戰的版本,並於隔年 1997 年重新命名為「怪獸對打機」上市發售,一經推出便形成了亞洲小學生中的現象級產品。萬代此時也打鐵趁熱,於 1999 年和東映推出了初代《數碼寶貝》動畫,再度引發熱潮。

隨著展覽的深入不僅看到了許多珍貴的設定原稿、角色三視圖、分鏡腳本、場景設計圖,以及許多的動畫中的知名場景現實重現,回憶中的電話亭、光子郎的超強筆電,以及每次動畫出現新的數碼獸時,都會出現的介紹 UI ,相信會是粉絲們重視的打卡熱點。

來到展覽中段時,便是劇中最賺人熱淚的劇情,餅編來到這裡時甚至是紅著眼眶的,不論是看到為了拯救眾人而英勇犧牲的巫師獸,或是小光(當年台譯嘉兒)依依不捨著拉扯著太一的模樣,都在當年向孩子們傳遞如何接受「道別」這項人生中最沉重的課題。



本處對抗吸血魔獸的展區中,詮釋著孩子們需要與自己的夥伴重新建立信任,並藉此考驗著彼此的默契。隨著雙方互訴心聲、彼此理解、擁抱和解後,所有人一同短暫地回到了現實中的日本,追補並擊敗了暴走的究極吸血魔獸。

當展覽進入了暗黑四天王篇章之際,粉絲也心知肚明即將迎接最催人淚下的TV版動畫大結局。當連接著數碼世界與現實世界的大門再次開啟,原本不願面對美美離去的巴魯獸在最後一刻出現與她鄭重告別。隨著美美的牛仔帽被風吹起,「ButterFly」的副歌奏下,至此,孩子們和伙伴的冒險也迎來尾聲…
回憶起最後一集的製作時,角銅監督提到他們直到最後一刻都還在猶豫該怎麼樣呈現,最後為了將「ButterFly」給完整播完,選擇不說台詞,單純透過跌倒的巴魯獸,與美美的帽子在空中的畫面成就名場面。但其中還有一個關鍵原因,是當時擔任太一(現場介紹似乎誤植成亞古獸聲優)的聲優藤田淑子小姐,在現場已經泣不成聲到無法講出台詞,因此眾人才作出這樣的決定。

而展覽現場則是直接將最後一集結尾的分鏡腳本完整公開,製作過程一覽無遺,與此同時餅編也相當幸運的遇到了參與活動的知名 Youtuber RJ。
最後來到了本次展覽最後的展區,其中巨幅的奧米加獸半身像直接迎面而來,此處的場景一面涵蓋了初代的《數碼寶貝》劇場版系列,包含前傳《數碼寶貝大冒險》、續作《我們的戰爭遊戲》,這兩部電影也是當年細田守導演初出茅廬之作,奠定他未來成為知名動畫電影導演的基礎。

而另一側則是從《數碼寶貝:02》至今的動畫系列作品介紹,除了各版本動化的基礎介紹外,還包含了《數碼寶貝大冒險tri.》及廣受好評的新劇場版《數碼寶貝 last evolution 絆》的台詞腳本與美術設定集。

離開展區後便是錢包受難的時候了,琳瑯滿目的日韓版與台灣獨家的特色周邊限期登場,商品種類多到目不暇給,餅編特地詢問商品主管得知現場將近有兩三百種不同款式的商品內容,例如常見的盲盒勳章、娃娃、掛畫、壓克力立牌、坐墊、證件套等實用小物外,還有相當罕見的戒指墜飾、音樂盒、調酒Shot杯等等,當中最特別的應該就屬台灣獨家商品的機車擋泥板,餅編也在這遇到了知名的改裝達人黃小潔。
本次《數碼寶貝 25 週年紀念展》限定展期將從 10 月 25 日至 11 月 30 日,於台北三創生活園區一樓的中央展區十二立方登場,相關資訊如下: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