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MuraMura18+
敬請期待
首頁 > 

3C科技 > APP軟體 > 《紐約時報》批准 AI 輔助記者工作,強調監管與限制

分享 : 
FacebookTwitterLINE

APP軟體

《紐約時報》批准 AI 輔助記者工作,強調監管與限制

AI 為輔助,報導的靈魂還是人類
By

2025/02/18

最近,紐約時報宣布,他們的編輯和產品開發團隊可以使用特定的 AI 工具來提升工作效率,但這並不代表 AI 會全面取代記者的角色。根據 Semafor 取得的內部文件和影片,這些 AI 工具主要是輔助性質,幫助員工更快完成日常任務,而不是主導新聞報導。

《紐約時報》批准 AI 輔助記者工作,強調監管與限制

哪些 AI 工具可以使用?紐約時報的明確規範

根據內部指導方針,記者可以使用 GitHub Copilot 來編寫程式碼,Google Vertex AI 協助產品開發,還能運用 Amazon 的 AI 工具來製作測驗題目、社群媒體貼文以及 FAQ 條目。

在新聞寫作方面,記者可以利用 AI 來精簡段落、撰寫文章摘要、為電子報提供內容,甚至協助發想符合搜尋引擎優化 ( SEO ) 的標題。此外,紐約時報還開發了一款內部 AI 工具 Echo,專門用來濃縮內容,讓資訊更容易消化。

《紐約時報》批准 AI 輔助記者工作,強調監管與限制

AI 不能碰的紅線:新聞報導仍然是人來寫

雖然 AI 提供了很多便利,但紐約時報仍然設下了嚴格的限制。他們強調,AI 只是輔助工具,不能用來撰寫或大幅修改文章。此外,記者不得在新聞報導中使用 AI 生成的圖片或影片,並且需要時刻警惕 AI 可能無意間洩露機密消息來源的風險。為了確保員工正確使用 AI,所有使用者都必須觀看強制培訓影片,以理解如何在符合新聞倫理的前提下應用這些技術。

記者反應兩極,有人擔心 AI 會讓新聞變得偷工減料

內部消息指出,雖然 AI 工具的加入能夠減少部分繁瑣工作,但一些記者擔心,這可能會讓人過於依賴 AI,甚至影響新聞品質。有些人認為 AI 可能會生成不準確的資訊,影響記者的創造力。不過,紐約時報也強調,他們不會強迫所有記者都要使用 AI,而是讓每個人自由選擇是否採用這些工具。

AI 與新聞未來:便利與風險並存

AI 在新聞產業的應用仍然是一把雙面刃,雖然它能幫助記者更高效地處理資料,但若沒有妥善監管,可能會帶來失真或資訊不透明的風險。不過,目前紐約時報採取的 AI 指南與其他主流媒體的標準相似,確保 AI 在新聞業中的使用仍然遵循倫理規範。

-資料來源:techspot

分享 : 
FacebookTwitterLINE
訂閱Paradaily Google News,隨時掌握最新動漫、遊戲、3C消息!點我加入
訂閱Paradaily Google News,隨時掌握最新動漫、遊戲、3C消息!點我加入
尚無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本站所刊載之圖文內容等版權皆屬原廠商或原作者所有,非經同意請勿轉載
Paradaily超脫日常 https://news.para-daily.com/
linkedin facebook pinterest youtube rss twitter instagram facebook-blank rss-blank linkedin-blank pinterest youtube twitter instagram